技术革新,装配式建筑可以成为绿色发展新动能吗?

上月,建筑业迎来首个碳排放强制性指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行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于2022年4月1日正式开始实行,弥补了此前对建筑行业碳排放数据统计需求的空白,也意味着中国建筑节能降碳的顶层设计正逐步完善。

建筑行业近几年的热门话题总是绕不开“绿色发展”。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最新数据,2019年全国建筑行业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总量占中国碳排放50.6%,共49.97亿吨二氧化碳,其中以建材生产阶段和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总量最高,分别为27.7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28.0%)和21.3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21.6%)。

装配式建筑高效节能,全生命周期或降低碳排放超过40%,是实现建筑行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

数智化支持:升级转型提升效率

装配式建筑并非预制部品部件的简单堆叠,而是具有“五化一体”的特点,即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化、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从生产到施工都有严格的技术与工艺要求。

如全球装配式建筑领导者的广东铝遊家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首家同时具备钢结构、铝结构、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生产能力的大型装配式建筑制造企业,拥有25万平方米的室内预制厂房,年产能达到26,400个单元,将近1,267,000平方米。该公司早就将装配式建筑“五化一体”的特点一一实现了,达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周期价值最大化可持续发展。

标准化设计

通过探索并应用DfMA设计理念和BIM技术,生产制造流程做到了模块化、标准化、机械化。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将建筑的设计、预制、施工等各种信息,整合于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降低成本、实现了建筑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

(利用BIM云端工具,各部门可实时访问最新的项目信息)

工厂化生产

紧跟国家工业4.0的发展战略,打造智能化的生产车间,实现工业4.0的智能工厂。其车间拥有一整套完整的智能化设备。如行业先进的数控加工中心、数控精密锯床、型材切割机、数控平面钻床等智能加工设备,能满足多种型材造型需求的加工生产。

现场装配化

通过BIM的3D可视化和5G智控制中心,搭配AI智能监察工人戴口罩或头盔,实现时刻监测到工程的实时情况,不但保障了地盘的职安健,还大大加快了工程的建设进程,打造智慧工地。

(5G智能监控)

一体化装修

所有预制模块都是集保温、水电、暖通、内部高质量精装修以及智能系统于一体的集成模块化建筑体系,将传统建筑90%以上的工作量转移至工厂环境下完成,装配率高达95%以上。

信息化管理

并实行信息化仓储,把物资进行分类编码,统一仓储,科学管理的方法,对物资的入库、出库、储存、装卸、搬运等,实现全过程信息化进行可追溯性管理,达到材料的有效管控。

(信息化仓库管理)

装配式建筑:环保优势助力绿色发展

装配式建筑,可谓是一场建筑业的技术革新,行业内总是生动地把这种建造方式描述成“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因其提高质量、缩短工期、节约能源、减少能耗、绿色环保等优势特征,装配式建筑受到行业青睐。在当前“双碳”战略目标下,其优势越发凸显。

装配式建筑的碳排放优势:

能耗节约:装配式建筑相较于现浇建筑能耗节约主要体现在机械用柴油以及机械用电力的使用减少上,节省率分别22.80%及20.69%。

人工节碳: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预制构件,现场装配施工的方式,机械化程度高,可大量减少现场施工,因此带来人工节碳的优势。

用水节约:装配式建筑可以较大程度地节约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用水及现场混凝土构件养护所需用水。

降低噪声污染和粉尘污染:采取机械化安装的方式,能够减少建筑垃圾、空气、噪声、废物废水排放等污染,降低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

铝遊家的预制工厂

针对当前全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形势,目前装配式建筑已经有了可行的政策、明确的目标、规范的标准体系,以及正确的思路,并不断壮大装配式建筑项目规模,可以说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动能,也是各地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装配式技术打造的香港博爱江夏围村一期

考虑新常态下消费者对“美好人居环境”的要求,提供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无论是建筑住房还是桥梁建设等市政工程都在逐步提高装配式技术的比例,通过成熟的技术集成应用,实现建筑的健康舒适、节能环保、高效快捷等属性,显示出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品质上的优势。

装配式技术打造的佛山首座铝合金人行天桥

装配式建筑,正在重塑人们关于建造的想象。


本文地址:http://www.gongyezixun.com.cn/qushi/113.html

温馨提示:创业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编辑声明:工业资讯网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来源用户上传,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可作为直接的消费指导与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E-mail:1074976040@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相关文章
今日推荐 MORE+
科技先锋
科技新闻 MORE+
APP下载
#热门搜索#